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24-05-18 12:16

1.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会计分录里面:“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用债券的面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应该是为取得该资产所支付的所有对价,包含相关的交易费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核算如下:

1、取得: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面值
              应收利息     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贷:银行存款     支付总价款(含交易费用)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2、资产负债表日确认投资收益:
① 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
     借: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收到利息: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期末摊余成本(即账面价值)=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本期分配的股利(按票面利率计算)-计提的减值准备——第一期期初摊余成本??(支付的含交易费用的总价款)
②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期末摊余成本(即账面价值)=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计提的减值准备
最后一期的投资收益,按照取得时的利息调整金额,与以前期确认的投资收益倒减得出。
3、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到期前出售,剩余部分重分类):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  账面余额
借(或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额
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处置时,要将该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重分类后在本会计年度以及以后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得在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前三个月内,提前收回几乎所有本金,以及无法控制独立事项引起的除外。
4、出售: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金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  账面余额
    借(或贷):投资收益    差额
5、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处理比照“贷款”):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在原计提的金额内,作相反分录。

3.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的一道题不明白啊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分录:
  取得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
  宣告发放利息(分期付息):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注: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宣告发放利息(一次付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出售是: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如果是一次付息的话)
  投资收益(差额,有可能在贷方)

  问题答案:
  取得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300000
  ——利息调整 16000

  应收利息  24000
  贷:银行存款           340000
  12.31
  借:应收利息    24000
  贷:投资收益  18960   ((340000-24000)*6% )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40
  借:银行存款  24000
  贷:应收利息 24000
  呵呵
  希望对你有帮助!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的一道题不明白啊

4.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两条问题

持有至到期投资 是以公允价值入账的,其中包括交易费用。 债券买价2078.98,交易费用10.入账价值当然是2088.98了。



另外你给的分录是错误的,不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规范。

第一条

购买时的分录为: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利息调整 88.98
贷 银行存款 2088.98

2007.12.31(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

借 应收利息 100
贷 投资收益 83.56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44
收到利息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利息 100

以后每年年末以此类推




第二条同上

5.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问题

楼主翻书看下摊余成本的概念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楼主显然没有减去应收利息的金额,所以还是概念没有搞清楚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问题

6. 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中,初始入账成本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有啥区别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为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

7. 持有至到期投资

2012年1月1日的时候取得,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60000
                                                                             ——利息调整  540
                                               贷:银行存款等   60540
2012年6月30日,计息时,借:应收利息  900(60000*3%/2)
                                                贷:投资收益  811.24(60540*1.3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8.76
所以,2012年7月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60000+540-88.76=60451.24(收到利息不影响摊余成本,借:银行存款 900  贷:应收利息  9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8. 持有至到期投资

ACE
选项B,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不调整其账面价值;选项D,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利息,不会引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